摘要:多替诺雷片(Dotinurad)是新一代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主流药物,由富士药品株式会社原研,于2020年在日本首次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不会影响其他与尿酸排泄相关的转运蛋白,例如ABCG2和OAT1/3,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它特别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这一类患者在痛风患者中占比约90%。
多替诺雷片(Dotinurad)是新一代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主流药物,由富士药品株式会社原研,于2020年在日本首次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其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不会影响其他与尿酸排泄相关的转运蛋白,例如ABCG2和OAT1/3.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它特别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这一类患者在痛风患者中占比约90%。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
近年来,痛风已成为我国高发的代谢性疾病,约 1800 万患者正承受着反复发作的关节剧痛和严格忌口的生活限制。
随着新型药物研发的突破,中国首个高选择性 URAT1 抑制剂多替诺雷(优乐思 ®)于 2024 年 12 月获批在国内上市,为痛风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以下从专业角度梳理五个核心问题,帮助患者科学认识这一创新疗法。
多替诺雷如何精准调控尿酸?
传统降尿酸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尿酸生成(如别嘌醇、非布司他)或非选择性促进排泄(如苯溴马隆)发挥作用,但存在肝肾毒性、心血管风险或疗效不足等局限。
多替诺雷采用独特的精准靶向机制,通过高选择性抑制肾脏近端小管的 URAT1 转运蛋白,阻断尿酸重吸收,从而显著增加尿液尿酸排泄量。
其独特优势在于不干扰肠道 ABCG2 蛋白的尿酸排泄功能,也不影响 OAT1/3 等尿毒症毒素转运体,在高效降酸的同时减轻肾脏负担,降低慢性肾病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多替诺雷的疗效究竟有多强?
中国 III 期注册研究(CTR20211532)显示,4mg 多替诺雷治疗 24 周时,血尿酸≤6.0mg/dL 的达标率高达 73.6%,显著优于非布司他 40mg 组的 38.1%(P<0.001)。
在日本开展的 58 周长期研究中,血尿酸达标率持续保持 100%,且对肾功能无显著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该药物在基线血尿酸≥9mg/dL 的重度患者及 BMI≥25kg/m² 的肥胖人群中表现尤为突出,血尿酸降幅达 45.9%,远超非布司他的 30.6%。这一特性为传统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痛风患者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安全性是否经得起临床验证?
多项全球研究证实,多替诺雷的总体安全性与非布司他相当,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90.6% 和 90.2%,严重不良反应罕见。
其核心优势体现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长期使用对肝肾功能无临床意义影响;心血管安全性显著优于非布司他,日本 58 周研究及中国 III 期试验均未发现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需注意的是,治疗初期可能因尿酸波动引发痛风发作(发生率 47.5%),但通过小剂量起始(0.5mg / 日)、逐步增量(2 周后增至 1mg,12 周后可至 4mg)及联用抗炎药物可有效控制。
哪些人群最适合使用多替诺雷?
多替诺雷尤其适用于以下患者群体:
①尿酸排泄减少型痛风(占患者总数的 90%),其作用机制直接针对尿酸代谢的核心缺陷;
②传统药物不耐受者,如别嘌醇过敏、非布司他引发心血管不适或苯溴马隆导致肝损伤的患者;
③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或代谢综合征的复杂病例,多项研究证实其在 eGFR≥30mL/min 人群中疗效稳定。禁忌人群包括严重肾功能损害(eGFR<30mL/min)、尿路结石活动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用药过程中需注意哪些关键事项?
科学用药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剂量调整:起始 0.5mg / 日,每 2 周监测血尿酸,逐步增至 1-4mg / 日,目标值≤6.0mg/dL;
②尿液管理:每日饮水≥2L,必要时联用枸橼酸钾将尿液 pH 维持在 6.2-6.9.预防尿路结石;
③监测要求:治疗初期每 4 周检测血尿酸,稳定后每 3 个月评估肾功能(eGFR),高危患者定期超声筛查尿路结石;
④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吡嗪酰胺、阿司匹林联用,因其可能拮抗 URAT1 抑制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即使血尿酸快速达标,仍需长期维持治疗以防止痛风复发。
多替诺雷的上市标志着中国痛风治疗正式迈入精准靶向时代。其通过高选择性作用机制、卓越的降酸疗效及肾脏保护特性,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片剂
0.5mg*100|1mg*100|2mg*100片
日本富士制药
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风的药物
2025-08-06 18:00:30
2025-08-06 17:57:50
2025-08-06 17:49:16
2025-08-06 17:46:17
2025-08-06 17:35:21
2025-08-06 17:30:12
2025-02-25 14:13:44
2025-02-25 14:02:27
2025-02-25 13:58:06
2025-02-25 13:46:30